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热点关注

7月份卫生防病温馨提示

发布日期:2021-07-06 20:31文章来源: 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7月我市进入盛夏季节,天气酷热,降雨天气增多,请广大市民出游时注意个人防护,做好洪涝灾害后的相关传染病预防,防止中暑发生,警惕误食毒蘑菇导致的食物中毒。


    一、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新冠肺炎


    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居高不下,国内仍有高、中风险区,疫苗接种率还远远达不到形成免疫屏障的水平,所以市民在假期出游时需做好以下几点:1.人员密集的场所需戴口罩,勤洗手、注意手部消毒;2.室内要尽量多开窗通风;3.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保持社交距离;4.避免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5.出现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就医。6. 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来(返)绵的人员须持有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达目的地后纳入社区管理,并做好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二、洪涝灾害后,预防相关传染病


    甲肝、戊肝、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是洪涝灾害后常见得传染病,应注意饮用水和食品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做好餐饮具清洗消毒;注意环境卫生,清除住所内外的污泥,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防蚊灭蚊。


    三、警惕误食毒蘑菇导致的食物中毒


    7月多雨,正是野生菌类和野生植物生长的季节,入夏以来我市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以植物性食物中毒为主。野生菌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一是误食有毒菌类。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野生菌只有三四十种,一些有毒菌与无毒菌外形相似或混杂生长,常常因误采误食而中毒;二是加工环节失误。即使是无毒的野生菌,如果加工过程中没有煮透煮熟,食用后也可能发生中毒;三是生长环境因素。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有毒矿物,误食这种地方生长的菌类,食用后容易发生中毒。

因此,预防毒蘑菇和有毒植物中毒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不要采摘不明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食用。若不慎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备检验;第一时间送中毒者去医院进行催吐、导泻、洗胃等紧急处理;注意保存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便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四、防止青少年意外伤害


    各类学校正值暑期,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疫情期间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出入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不去偏僻、有危险的地方游玩,不去未知水域游泳,避免发生溺水事故;外出应注意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