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热点关注

挖呀挖呀挖!我市每年翻找钉螺3700万平方米

发布日期:2023-05-26 15:29文章来源: 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钉螺进入交配产卵和螺卵孵化的高峰期,此时不仅是钉螺繁殖生长的主要季节,也是查螺灭螺、监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的最佳时机。近段时间,我市的血防查螺工作持续推进中。

在涪城区新皂镇莲花池村,市疾控中心组织全市血吸虫病防治风险监测小组的队员们,带上手套,拿着镊子,踩着泥泞,在田地和水沟间寻找钉螺。

“区分钉螺主要看它的纹路,它是七圈半,个头不会太大,通体是黑色的。”绵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罗磊说。 

另外,打捞水体的漂浮物,也是查找钉螺的重要手段。

“钉螺会顺着水流向下游,进行迁徙。虽然它本身的移动能力不是很强,但如果它附着在水体上,就会迁徙很长的距离,危害面积会更广。”涪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科医师田鹏说。

田间沟渠,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钉螺存在的可能。无防护接触含有阳性钉螺的水源,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只能依靠人用双手和肉眼去查螺。

绵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罗磊告诉记者,每年的4-10月份, 是钉螺的活动季节。而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因此,监测钉螺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绵阳市血吸虫病流行已有50余年历史,疫区主要分布在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等6个县(市、区)的56个乡镇、359个村。

历史有螺面积达2102.58万㎡、累计血吸虫病患者96078例、病牛28701头,受血吸虫病威胁人口达135.9万。

“如果一旦发现阳性钉螺,我们就会在发现区域开展紧急灭螺,同时对该区域居住的人群进行普遍性的查病,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开展预防性服药。”绵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罗磊说。

事实上,在2020年10月,我市9个区县已全部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并已多年没有急性血吸虫病例报告。但由于我国部分省份仍有零星散发病例,同时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钉螺,在我市能够繁殖生长,因此存在一定的传播风险。

“我们以综合防治和疫情监测为主要手段,持续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长期在血吸虫病历史流行区域,开展钉螺调查和人群查病工作。今年全年计划查螺3,700万平方米,灭螺1,050万平方米,及时研判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绵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罗磊说。

罗磊提醒,在钉螺活动季节,我市血吸虫病历史流行区域的群众,不要在野外水体游泳;在插秧等劳作的时候,要穿戴雨靴,橡胶手套,不饮用生水;耕牛采取圈养的方式。

如果在接触水体后,40天左右出现发热食欲减退、慢性腹泻、腹痛、咳嗽、肝脾肿大等症状,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 

1.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是由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血管所引起的疾病,人和动物都可得病。 

2.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为钉螺。血吸虫虫卵随着病人、病畜的粪便排出体外,粪便入水后虫卵在水中孵化成毛蚴,1条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可发育成上万条尾蚴,人畜的皮肤接触到含有尾蚴的水体(疫水),10秒钟内就会受到感染。 

3.血吸虫病主感染多发生在6-10月。 

4.人对血吸虫病普遍易感。潜伏期平均为40天,多数在3周一2个月。 

5.主要临床症状:急性期可出现畏寒、高热、肝脾肿大、肝区疼痛等症状;慢性期可出现慢性腹泻、疲乏无力、消瘦等症状;晚期可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等症状。儿童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育不良,个子矮小,甚至成为“侏儒”。 

6、牛是血吸虫病最主要的传染源,利用机耕代替牛耕可减少传染源数量,同时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7、对病人、病畜可用吡喹酮治疗,尽量减少传染源,但吡喹酮无法解决人畜重复感染的问题。 

8、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对疫点及其周围有钉螺的水域和钉螺孳生地,用氯硝柳胺杀灭尾蚴和钉螺。有条件时,采用环境改造灭螺的方法彻底改造钉螺孳生地,消灭钉螺。


(来源:直播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