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热点关注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3 爱护双耳,预防职业性噪声聋

发布日期:2024-04-26 09:32文章来源: 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2021年,WHO 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指出,全球超15亿人听力受损,工作场所中职业性噪声危害导致的听力损失占全部听力损失的 16.0%。据统计,我国现有数千万劳动者暴露于噪声作业的环境中,约16%的成年人听力损失是由工作中过度暴露于噪声所引起,为获得性听力损失,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

一、什么是噪声?

从卫生学意义上讲,凡是使人感到厌烦、不需要或有损健康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噪声作业是指工作场所8小时噪声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0分贝的作业环境,接触超过限值的噪声就会对听力产生损伤。

二、常见的生产性噪声有哪些?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以下3类:

1.机械性噪声: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如冲压、切割、打磨机械等发出的声音。

2.流体动力性噪声: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如空气压缩或施放(气笛)发出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电磁设备内部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声音,如变压器所发出的声音。

三、生产性噪声危害

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最重要的影响是听觉系统产生损害,还可能影响到心血管系统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功能。可能会有头痛、头晕等表现,还会影响睡眠,出现血压升高、免疫功能下降、肠胃不舒服等症状。长期接触噪声的女性还有可能引起月经异常、痛经等。

四、职业性噪声聋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称为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是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多见于船舶业、制造业、纺织业、矿山开采、电子行业等。

五、如何预防职业性噪声聋

长期接触噪声所致的缓慢、进行性发展的听力障碍,早期脱离噪声环境后可改善,久之则难以恢复,所以预防是关键。

1.控制噪声源。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这是最根本的防治措施。

2.阻断噪声传播。可以通过隔声、吸声、消声、隔振和减振等手段控制噪声传播,或工作岗位尽量远离噪声源。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采取轮班作业,作业人员休息时尽量在没有噪声的区域等。

4.加强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使用护耳器等个人防护用品,劳动者进入噪声作业场所前,应检查耳塞、耳罩是否戴好。

5.定期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噪声聋发病隐匿,损害早期个人感觉并不明显,但通过特殊的仪器可以及时发现,因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异常,避免进一步接触极为重要。

 

来源: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放所  

撰稿人:吕柯瑶

审核:文献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