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微塑料,了解微塑料,减少微塑料
一、概念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粒子。
●纳米塑料是指粒径小于1微米的塑料碎片粒子。
二、分类
●微塑料和纳米塑料都可以根据其来源分为初级和次级微塑料。
●初级微塑料:由工业生产后释放到环境中,包括化妆品和涂料中的塑料微珠,以及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的颗粒状和薄片状原料等。
●次级微塑料:由较大塑料物品磨损和破碎产生的二次微塑料。
三、分布和污染现状
1.大气:主要来源于化纤制品、轮胎磨损、家用物品、建筑材料和室内积尘等。
2.土壤:主要来源于施肥、地膜覆盖和垃圾排放等。
3.海洋:主要来源于陆地垃圾、地表径流和废水排放等。
4.食物:主要来源于食品及其原料的储存、生产和加工过程,目前频繁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也会释放微塑料。
5.个人护理品:部分个人护理品和清洁产品中也发现了微塑料颗粒,如一些洗面奶和沐浴露中含有微塑料。
四、微塑料如何进入人体
1.饮食:饮用水、塑料餐盒加热释放的微塑料,海鲜或加工食品、蔬果外皮附着的微塑料。
2.呼入:空气中含有的微塑料,如轮胎磨损释放的颗粒。
3.接触:含微塑料的洗护用品,或手口接触塑料玩具或用品。
五、微塑料在人体内的分布与健康风险
1.分布部位:已在血液、肺部、肠道、胎盘等器官和组织中检出微塑料。
2.健康风险
物理损伤:肠道或肺部微塑料沉积可能破坏黏膜屏障,引发炎症。
化学风险:释放塑化剂等有毒物质,干扰内分泌系统,诱发代谢紊乱。
六、如何减少微塑料暴露
1.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自带杯具餐具,优选玻璃或金属容器。
2.养成健康饮食方式:减少使用加热塑料餐具,少喝瓶装水,洗净蔬果。
3.合理选择衣物类型:多选棉麻,少穿聚酯、尼龙等化纤制品。
4.做好家居环境清洁:房间定期除尘,降低空气微塑料吸入风险。
撰稿 | 公卫所唐美琳
一审一校 | 谢洪委
二审二校 | 陈华
三审三校 | 文献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