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健康防病温馨提示
初夏蝉鸣,栀子飘香。随着气温攀升,蚊虫活跃、食物易腐,各类传染病也进入高发期。绵阳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注意预防登革热、疟疾、食源性疾病和防晒防暑,助您安心度夏,守护全家安康。
一、防蚊妙招升级,让叮咬无处下手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登革热、疟疾病例,这提示我们蚊虫叮咬不仅是“痒”的问题,更可能传播疾病。登革热的症状常有高热、头痛、皮疹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出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疟疾会引发周期性发热、寒战、出汗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1.家里窗边可以摆一盆有驱蚊功效的植物(如薄荷、香茅),水培植物和泡菜坛子的坛盒水每3天换一次水,并用软布擦洗内壁,彻底消灭虫卵温床。
2.户外活动时,选择浅色长袖防晒衣(防紫外线+防蚊双效),并给皮肤裸露处喷洒含避蚊胺的驱蚊液形成保护圈。
3.前往东南亚等地区旅行前,应提前了解当地疫情情况,并采取充分的防护措施,归国后若出现反复发热、皮疹,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
二、健康童行,筑牢手足口防线
手足口病是孩子们常见的传染病,监测显示,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流行期,5岁以下儿童仍是手足口病主要易感人群。以发热、手、足、口腔处出现数个到数十个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我市近期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较往年同期相比有明显的增加。
1.保持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
2.保持环境通风。密闭公共场所(包括教室、游乐场等重点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加强清洁消毒。接触频繁的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直接入口的物品在使用前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5.积极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的风险。
6.孩子出现发热、口腔黏膜溃疡、手脚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医嘱居家隔离治疗。
三、警惕水痘来袭,守护皮肤健康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尤其易在儿童中传播,其症状包括发热、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及结痂等,严重时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
1.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2.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建议儿童按推荐程序接种疫苗,成人如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过疫苗,也应考虑接种。
3.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特别是在触摸公共物品或用餐前后。
4.定期清洁居住和工作环境,尤其是玩具、门把手等易接触物品的表面。
5.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若确诊为水痘,需遵医嘱居家隔离,直至痊愈并取得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后方可返回校园。
四、舌尖安全卫士,告别夏日腹泻
夏季食源性疾病高发,这些细节别忽视:
1.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食材要煮熟,生凉食物要少吃,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腐烂食物不要吃,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暴饮暴食不可取。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玩具等物品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和消毒。
3.家庭应急方案:备好口服补液盐,腹泻时少量多次饮用;若病情没有好转。甚至出现血便、持续高热,请立即就医。
五、科学防暑降温,应对高温挑战
夏季高温,尤其户外工作者、老年人和儿童需特别注意:
1.错峰出行,中午烈日当头避免外出,若需外出可携带折叠遮阳伞或佩戴透气宽檐帽。
2.大量出汗后,可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易引发胃肠痉挛)。
3.居家降温可以将空调温度建议设定26-28℃,搭配电风扇增强空气流动;用窗帘遮挡西晒窗户,家中绿萝、龟背竹等绿植也可辅助降温增湿。
4.建筑工人、快递员等户外作业者建议采用“工作20分钟+阴凉处休息10分钟”的间歇模式。
5.中暑急救口诀:
一移(迅速转移至阴凉处)
二脱(解开紧身衣物散热)
三降(用湿毛巾冷敷颈部、腋下)
四补(清醒者少量多次补充盐水)
五送(意识模糊、体温超40℃立即拨打120)
绵阳市疾控中心与您同心同行,用科学防护织就健康防护网。愿这份温馨提示如夏日清风,伴您拥抱健康、美好的六月时光!
撰稿 | 传防所吴双
一审一校 | 罗磊
二审二校 | 陈华
三审三校 | 文献英